项目
简介 |
盛华煤矿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弋湾村,属郑煤集团郑新公司管理的兼并重组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井田面积0.5062km2,批准开采二1煤层,开采标高范围+55~+255m,截止2023年12月底,矿井剩余保有资源储量338.38万吨,剩余可采储量175.59万吨,剩余服务年限5.85年。
矿井采用立、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主斜井担负进风、提升煤炭任务,作为安全出口;副立井,担负进风、升降人员、运输材料设备的任务,井筒安装有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立风井担负回风任务。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为68m3/h,最大涌水量135m3/h,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28m3/h,最大涌水量59m3/h,中央水仓容量800m3,其中主水仓容量560m3,副水仓容量240m3,主泵房配备MD85-45×4型水泵3台,水泵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满足要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副立井和主斜井进风,专用风井回风。地面安装有FBCDZ-№18型两台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电机功率为2×90KW,一用一备。总进2137m3/min,总回风量2212m3/min,有效风量1916m3/min。负压510Pa,通风机排风量2278m3/min,等积孔为1.88m2,担负全矿井供风任务
矿井采用两立一斜开拓方式,工业场地内布置一个主斜井、一个副立井、一个回风立井共3个井筒;目前11采区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11102综采工作面。 |
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矽尘、电焊烟尘)、化学因素(氨、氮氧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物理因素(噪声、工频电场、紫外辐照度)。通过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
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 本次检测地面、井下共设置总粉尘浓度检测点10个、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点9个,地面、井下共设置个体粉尘检测16个(8个工种),检测结果显示各检测点粉尘的峰接触浓度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游离二氧化硅 2个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点:11102综采工作面、煤场滚筒筛,结果显示2个检测点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低于10%,粉尘性质为煤尘。
氨 1个氨检测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氨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氮氧化物 1个氮氧化物检测点,用人单位作业工人接触的氮氧化物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硫化氢 4个硫化氢检测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硫化氢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二氧化硫 1个二氧化硫检测点,用人单位作业工人接触的二氧化硫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锰及其化合物 1个锰及其化合物检测点,用人单位作业工人接触的锰及其化合物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一氧化碳 1个一氧化碳检测点,用人单位作业工人接触的一氧化碳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噪声 本次检测12个工种,20个噪声检测点,检测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检测结果均在职业接触限值之内。
工频电场 1个工频电场检测点,用人单位作业工人接触工频电场8h时间加权平均值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紫外辐照度 1个紫外辐射检测点,用人单位机修车间电焊处机修工面罩内面部、眼部和防护服内肢体接触的紫外辐照度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1)严格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及时完善防护设施,加强对防护设施维护工作的监督,保证已设置的防护设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作业时应按规定正常开启喷雾装置,及时清理采煤机喷雾头,防止喷雾头堵塞;转载点喷雾装置在正常作业时应及时开启;出煤时采用洒水降尘,喷雾压力符合要求并正常使用,煤流转载点除采用喷雾降尘外应考虑使用密闭式防尘罩,主要巷道应安装净化水幕,且能够覆盖巷道全断面,加强进风风质管理,确保粉尘浓度符合要求。
(3)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要求,中央泵房、煤场滚筒筛、主通风机处,这3个地点的噪声强度过高,加强各噪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如主轴轴承及减速器输出轴端的轴承应定期更换或补充润滑脂等,通过隔声、消声、吸声、减振、减少接触时间、佩戴防护耳塞(罩)等措施降低噪声危害。
(4)对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的防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能正常运行,以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5)合理进行煤层注水,并对注水流量、注水量及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
(6)对个别职业病危害较大的工作岗位职工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进行轮岗、换岗作业。
(7)规范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8)本次检测除中央泵房、煤场滚筒筛、主通风机处,这3个作业地点的噪声超标外,其他作业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能保证以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会出现超标,因此用人单位仍需高度重视,做好职业卫生的管理与防护工作。 |
专家组评审意见 |
/ |
现场照片 |
|